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發現,每逢父親節,那些關於父親的Status和報道總是比一個月前的母親節為少。
我和父親的關係不特別親近,父親沉默寡言,有時性情乖張,喝醉後卻變得多言嘮叨。
我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以為,天下間所有的父親都該是這個模樣,直到小學時某次到朋友家中作客,看見他那個爽朗豪邁的爸爸,我才知道,啊,原來別人的父親是長這個樣子的。
後來又長大了一點,某日和母親在翻著舊相簿時,看到父親年輕的模樣(就是圖中那張)。
母親笑說,那時候的父親不是現在這樣的,他談吐靦腆,長相俊俏,他隨母親跟一群姐妹外出時,別人調侃他幾句,他便臉紅到耳根子去。
那時候有其他人追求母親,但她卻一心一意地跟了父親。母親說時眼泛桃花:「鬼知佢而家變到成個阿叔咁咩!」
我想,為何父親節總是不如母親節般鋪張,大抵是因為,每個父親都在這些年月裡挑起家中大樑,那些溫文與靦腆,都在日復日年復年的打滾中消磨掉,回到家中對兒女便只可擺出一張木然的、疲倦的臉。
堂堂男子,父親們只懂得照顧兒女的三餐一宿,卻不懂得處理他們的情緒起伏。然後兒女卻在不知不覺間長大了、反叛了、離家了,和父親不再親近了。
我還記得某回父親喝醉後問我:「女兒,你是否討厭我?」
不,我不想討厭任何人,何況你是我唯一的父親。
只是我知道,這句話他在喝醉後才問得出口,而不論我回答了多少遍,在父親酒醒了以後,還是會把這個心結緊緊繫在心頭。
於是我才發覺,原來我和父親是如此的相像,同樣的怕生寡言,同樣的自尋煩擾,也同樣的不擅於把愛掛在嘴邊。
我曾經很害怕變成像父親一樣的人,但原來,我們便是人們常說的Like Father Like Son。